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身边的榜样 前行的力量 —我校“身边好党员”风采录
[ 作者:党委组织部综合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1/03 09:32:24 责任编辑:郝迪婧     审核人:姚芬]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我校按照“建阵地、抓载体、树典型”的工作思路,在全校800余名师生党员中,经过基层推荐和学校深入研究,推选出姚芬、王建伟、王娟玲、姜锐、赵巍、冯向波等6名同志作为“身边好党员”的典型,在全校进行先进事迹宣讲。这6位党员既有中层干部又有普通职工,既有一线教师又有学生辅导员,他(她)们或是笔耕不辍、低调务实,或是业务专家、精益求精,或是甘于奉献、无怨无悔,或是质朴执着、砥砺前行,默默无闻躬身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感动着周围的人,影响着身边的事。

个人照片0责任担当——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姚芬

宣讲人:徐帅

   

姚部长是敢于担当、勇挑重担、无私奉献的典范。

就从全省首批统战工作示范单位考核来说吧。从考核通知下来,到专家组来校考核,仅有三天四夜的时间,时间紧任务重。于部长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后,就随同校领导出差了。姚部长统筹协调,从资料收集整理,到报告撰写PPT制作,工作中的每个环节、每个细节她都亲力亲为、周密安排。

为了节省时间,我们都从餐厅订盒饭,催她吃饭时,她嘴上总说,“快了快了,等我把这个材料写完”,再去催她时,她依旧在忙碌。工作似乎有种“魔力”,深深吸引着她,以致让她忘记了吃饭、忘记了疲倦。我们一起加班到深夜,第二天一早,不到七点,她又第一个来到办公室,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她的认真、负责、专注、拼命让我们几个年轻人深受鼓舞和感动。在这场硬仗中,姚部长是前线总指挥,更是冲锋在前的战士,带领我们全力以赴,为学校的荣誉而战。

当送走考核专家后,她说的第一句话是:“好想现在就能睡觉”。她叮嘱我们早点回去休息,而她自己却转身回到办公室,习惯性地坐在电脑前去修改审核当天的新闻稿件,“当日新闻当日上传”是她多年来一直坚持的工作原则。

宣传部的每项工作,姚部长都积极担当,俯身实干。一篇外宣稿的撰写和报道,她要精心构思、内外沟通,白天事情繁杂,她常常在夜深人静时伏案疾书,以无数个不眠不休的加班熬夜,实现了学校外宣水平的逐年提升。2013年,宣传部两个老师被提拔调岗到其他部门,部门于部长和姚部长两个人,半年的时间里,他们只能天天加班来完成繁重的工作任务。为了完成新闻稿撰写编辑等诸多文字工作,常常伏案连续工作六七个小时,甚至更久,也是因为那段时间的忙碌,姚部长落下了难以治愈的腰疼病。

担当就要有付出,付出就会有牺牲。姚部长对工作尽职尽责,对家人和孩子有很多亏欠。从女儿上小学至今,她几乎没有接过孩子放学,一个拉杆儿书包、一张公交卡,是孩子上学路上最常见的陪伴。为了工作,这么多年,她没能让孩子及时吃上一顿妈妈做的热乎饭。一天晚上,姚部长在学校加班,女儿写作文时想让妈妈辅导一下,就多次打电话给她,姚部长却一直说,“稍等一下,妈妈很快就回家了。”但是,当她完成工作回到家时已是深夜,女儿在等待中已经睡熟了。再次遇到写作困惑时,女儿无奈地放弃了等待,她就根据自己的理解,一篇作文写了三遍,完成了三稿,第二天拿到学校找老师求教。说起这件事,姚部长打趣说:孩子的独立和认真让我感到自豪。但是,她眼中的泪水却告诉我们,作为母亲,一名整天埋头于我校新闻宣传的工作者,却不能为自己的孩子辅导一次作文,这种无奈,这种自责,为人父母者谁能没有?!

姚部长还是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言传身教的典范。

姚部长以严厉苛刻的标准对待工作,宁愿加班加点,绝不敷衍塞责,每天加班对于她来说已成为常态。也许,不理解她的人会认为她是工作狂,但是,这种“狂”只是缘于一种“真”:认真、求真、真说、真做。

一篇新闻稿的编辑,每次在交给于部长审核把关前,她总是和我们多次沟通、反复修改。刚开始,我们不理解,总认为这样是在耽搁时间,偶尔也会产生一种想法:姚部长是不是不相信我们的能力?我们大家还和她开玩笑说:你的星座是不是处女座的?但是,在标准和质量面前,她从不退让,她总强调,“新闻稿件一旦上网,就是向全世界宣传十大网投靠谱平台水院,哪怕一个标点符合的不恰当使用,都会有损十大网投靠谱平台水院的形象,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

姚部长的较真儿有时甚至让我们感到“恐惧”。精神文明复查或申报一直是宣传部的重头戏。今年又是我校全国文明单位到届再申报年。全校师生的嘱托、申报竞争的压力、考核标准的严格、指标体系的复杂、创建任务的繁重,让我们在工作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然而就在临近考评的前几天,省里又新增了4个一级项目16个二级指标。那段时间里,宣传部全体人员每天加班加点,有时直到凌晨三四点钟。

为了赶进度,大家偶尔也会出现降低标准的想法。一次,我们一位老师,改变了原先一贯的标准要求,按照自己的理解,将一个文明创建一级项目的全部档案材料打印了出来,姚部长审核把关时直接说,“这样做是提高了工作速度,但是重点提示不突出、材料佐证不力,必须重新整理打印。”

还有一位老师按照指标体系中要求的活动次数整理了材料,到姚部长把关时,她就要求必须增补,她耐心解释,并坚决而严厉地说,“我们是全国文明单位,考评体系上要求的活动次数对于我们应该是最低标准,活动丰富是我们的特色,必须通过材料全面反映出来,我们要认真整理,全部装订,并且要做到零差错、不扣分。”

在她的严格要求下,每一份档案材料我们都要修改多遍才敢打印,而到姚部长那里审核时,我们心里还是会打鼓,甚至敢确定地知道这肯定不会是最后的定稿。每份材料,姚部长总要逐字逐句、格式图片,毫无遗漏,全面放大“扫描”,结果也总是会发现“漏网之鱼”。每年的创建档案资料至少装订25本,5000多页,几百万字,她都要一一审核。

正是她的这种“不可思议”的较真,我们的创建工作以“活动开展丰富扎实、材料整理规范详实”,得到考评专家们的高度评价,确保我校获得并保持了全国文明单位这一最高荣誉,切实维护了每位教职工的切身利益。

梁启超说,“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我们在付出中体会到了成长的快乐、丰收的喜悦,宣传部工作得到全校师生的高度认可,连年考评获得优秀。也是在这时,我们回观姚部长工作中对自己、对我们的苛责,再次深刻体会到了“责任”的内涵:不做表面文章、不说漂亮话、不当“老好人”,不得过且过。她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如果你放纵你的放纵、敷衍你的敷衍,你永远也不会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她以积极向上、认真负责的精神和工作作风,影响激励着我们把事情做得更好。

这就是我们的姚部长、我们的好大姐,让我们真心为她的党员身份点赞!

IMG_6446敬业担当——水利工程学院教师王建伟

宣讲人:张迪、张亚坤

   

王建伟老师1992年毕业于郑州工学院,来我校任教已有25年。在这25年的流金岁月里,王老师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不忘初心、负重前行、书写青春,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专业建设等方面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他42岁时晋升为正高,是目前我校最年轻的教授,也是深受我院学生热爱的好教师。

  他是课程建设的行家里手。王老师主持的《水工混凝土结构》课程,2009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2013年,他又担任了国家水工专业资源库《水工混凝土结构》子项目负责人,亲自带领福建水院、长江水院等多所院校老师制作课件、编写课程文本,输出黄水标准,较好发挥了我校作为国家示范的引领、带动作用。《水工混凝土结构》课程于2015年下半年顺利通过教育部验收,并作为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在爱课程网站正式上线运行。

  为尽早完成国家水工资源库升级改进项目,他暑假带领团队教师顶烈日、冒酷暑加班加点一个多月,编制了详尽的FLASH教学课件脚本近600页,为项目的顺利完成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精湛的业务能力来源于持续不懈的付出。在十余年的课程建设中,王老师经常“白+黑”“6+1”,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以校为家,为学校课程建设做出了应有贡献。他的敬业行为感动着我们的课程团队,更感动了我们每一个水利工程学院人。

  他是教学上的严师慈父。王老师在教学上的严格认真是我校出了名的。虽然王老师对课程内容早已烂熟于心,但每次上课前,他总还是要认真备课、梳理所授知识。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的拳拳之心,使他总是能充满激情地上好每一节课。提前半小时来到教室,是他多年来一直坚持的好习惯。

  2011级施工班学生刘利兵这样评价他:“王老师在教书育人中真正做到了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做到了严在学问中,爱在细微处。他教学严谨,生活朴素,课堂上是我们的好老师,课下是我们的好朋友、好长辈”。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王老师总是积极创新课程教学方法,对于《水工混凝土结构》、《水工钢结构》这样的枯燥课程,他大胆进行改革,采用了角色扮演等互动教学法。他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给每组学生布置不同的设计任务。在习题讨论课中,首先让一组学生讲解设计思路和步骤,其他学生对设计成果进行会审挑错。在此过程中,学生们表现非常积极,提出很多问题,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知识和技能,这种创新的互动教学法深受学生欢迎,也给水利工程学院的课堂教学树立了标杆。王老师虽然已经是资深教授,但他全身上下始终都迸发着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正能量,随时“润物细无声”的感染着身边的人,让大家在他的带动下以饱满的热情、乐于奉献的精神去面对教师最平凡、最朴素、最平淡的生活。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他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到学生身上,倾注到教书育人工作中。他孜孜不倦,乐在其中。他执教25年,至今仍坚守在教学工作一线。这就是我们的王建伟老师,一个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忘我工作的好党员。

  他是学生成才的领路人。王老师从2016年9月担任水工实验1601和施工1601班班主任,尽管年龄较大,教学及课程建设等任务繁重,但他仍力求做好班主任工作。

  王老师在生活上非常关心学生。他本人生活节俭,着装朴素,许多服装都是捡儿子穿过的旧衣服,但王老师却有着一颗博大的爱生之心,多次为扶贫对象、生活困难学生献爱心。我校水工实验2013级李光辉同学,家庭极其贫困,母亲又生病住院因而债台高筑、几近辍学。王老师多次拿出自己的积蓄资助他,鼓励他坚持完成学业,并推荐他到中水十三局就业,帮助他实现了家庭的根本脱贫。李光辉同学在感谢王老师的短信中写到:“王老师您送给我的不仅仅是钱,更多的是让我生活下去的希望和勇气,您的鼓励犹如冬日里的炭火,它让我感到温暖,让我感到满满的爱。今后,我也要做一个像您这样的好人”。

  今年暑假,我院水工实验韩得道同学因病住院,保险公司却以缺少某原始单据为由不予理赔,王老师得知此事,立即与保险公司联系沟通,经过为期1个多月的反复交涉,2500元医疗费终于打到了学生的账户上,学生也因此感动的泪流满面。王老师就是这样,只要是学生的事儿,他件件都挂在心上。

  王老师对学生的就业也十分关心。他四处奔走为学生寻找就业单位,亲自指导学生规划就业目标。为了与用人单位建立良好关系,王老师多次自己掏腰包租车接送招聘单位人员。为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信息,他也不厌其烦的到有关单位进行调研。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几分辛苦,几分甘甜,近几年,水工实验专业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这样的就业成绩,与王老师的忘我无私付出是分不开的。

  他是青年教师的好师长。王老师十分关心青年教师的业务成长。他多次带领教研室团队听青年老师讲课,主动指导他们上好每一堂课,在他的言传身教下,我院青年教师讲课水平提高很快,早已实实在在的站稳了讲台。

  为了使我们青年教师在职称晋升方面不走弯路,王老师时常提醒和鼓励我们年轻人要尽早准备科研、教材等相关材料,经常牺牲个人休息时间,指导我们撰写论文、编写教材等。

  除此之外,王老师还十分关心青年教师的个人婚姻问题,先后为3位水利工程学院教师成功牵线搭桥,我们都亲切的叫他“当代红娘”

  他是尽职尽责的好督导。2012年,王老师开始担任系部兼职督导,至今已有6年。在此期间,他工作认真,态度严谨。每学期都能高质量完成督导工作,多次受到领导好评。他积极提出学校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把学校的发展与自己紧密相连,他深深懂得,学校不仅是我们工作的地方,更是我们的家,是需要大家全身心投入爱的地方。爱,不是索取,不是等价交换,而是付出,是给予,是自我牺牲。

  他是党员中的好模范。王老师不仅教学、业务出色,在基层党支部工作中他也是当仁不让。由于在担任学生支部书记、教工支部书记工作中的出色成绩,他先后获评学校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尽管王老师身兼“七职”,今年暑假,他所在支部又接受学校组织部委托,代表我校教工支部举办了“让留守儿童插上爱的翅膀”支部特色主题活动。他带领支部25名党员到通许县大岗李乡小岗郭村小学留守儿童“爱心家园”,进行了物品捐赠、安全教育和科普知识教育等一系列“献爱心”活动;9月16日,又邀请15名留守儿童来我校实地参观学习,并将活动材料及时上传到中国大学生在线网站参加教育部评审,积极展示了我校优秀支部的活动风采。

  真诚的付出,换来的是硕果累累,换来的是信任与称赞。王老师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模范履行岗位职责,无私奉献,师德高尚,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位名副其实的身边“好党员”。

  我为身边有这样的“好党员”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王娟玲坚守担当——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教师王娟玲

宣讲人:任永明、王二博(学生)

   

 王老师每天的工作时间:

  每天早上七点,一个朴素的身影总会准时出现在办公室,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偶尔几次因为有事情提前到办公室,总是看到一个已经忙了许久的身影:

  “王老师,怎么总是来得这么早呀?”

  “都习惯了,早上到那个点就自动起来了。”

  “在家多睡会儿多好呀。”

  “工作起来感觉才有精神,睡不着。”

   ……

  几句简单的对话总是让我们这些年轻人在心里感到些许惭愧的同时,不由得对王老师肃然起敬。

  每天晚上八点这个身影往往还在紧张的忙碌,有幸在有限的时间和王老师一起加班,期间总是有几个电话打过来:

  “忙完了没有呀?”

  “没有呐,正忙着呢。”

   “我在楼下等你呢。”

   ……

  “还没忙完呀?”

  “还得一会儿,你先回家吧。”

  “我还在楼下等你,快点呀。”

  ……

  在忙碌中,常常忘记了在楼下等待的爱人,几次和王老师一起加班的晚上,在和王老师告别后,在楼下总是能看到王老师的爱人已经在等待中淡定如水……

  就这样二十年如一日,不忘初心,一路前行,早七点晚八点,不敢有丝毫的懈怠,赢得了王铁人,拼命三郎的“荣誉”称谓,也赢得了同事内心深处的感动和敬重。

  一心为学生严母慈心

  对道桥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而言,可能有很多对专业老师不太熟悉,但对王老师,都是既敬畏又敬爱。在我们年轻老师眼里,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王老师带的实训答辩,为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实训结束很长时段时间内,总是能看到长长的队伍在教研室门口排队,个个神情紧张,拿着报告和课本反复在看:

  “你准备了那几个问题?”

  “竖曲线的标注代表的意义……”

  “这个为什么这样规定?……这个为什么这样规定?”

  学生开始冒汗……

  学生决定下次再来……

  每门课上课前王老师总会和学生们约法三章:

  旷课3次以上平时表现分值为零,两次迟到算一次旷课……

  王老师无异是非常严格的,一页页批阅的报告和作业,一个个放样的曲线,无不留下她火眼金睛的挑剔,为了培养着孩子们的严谨细致的品质。为了让孩子们学到更多的知识,王老师像严母一样,不仅重视教学过程,更重视教学成效,为了能收获那份成效,王老师用用一遍遍的讲解甚至训斥去诠释一个教师的责任和爱心;为了能收获那份成效,王老师几乎把自己所有的业余时间都贡献给了学生,没有去想着自己业余时间的宝贵,没有计较额外付出的报酬。对工作之外的事情基本都没有兴趣,而看到有学生把自己所教授的内容搞懂的时候,却往往能高兴好几天,逢人便说,难掩喜悦……

  工作以来,最让人感动的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和14级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学生苏阳在聊天时说的话“我来十大网投靠谱平台水院道桥专业,就是学长李武向我强烈推荐的,他对我说,有王老师在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你来就一定不会亏”,一句朴素的话,诠释了王老师二十年对学生的严母般的坚持和爱心的回报,让我至今记忆犹新,深深感动。

  全心为教育拼命三郎

  作为教研室主任,王老师对工作可谓真正的拼命三郎。王老师不断挑战自己,多少次荆棘遍地,多少次困难重重,王老师对自己的职责和选择,从不曾有过退缩,也从不曾计较过个人的得失;

  王老师几乎靠一人之力,成立道桥CAD兴趣小组,牺牲了几乎所有的寒暑假和周末,晚上的时间,不计回报,倾尽全力培养,在全国和全省历次大学生成图技术大赛中,多次获得团体一等奖的殊荣。

  王老师从制图教研室出来后,先后在道桥工程造价、道路勘测设计、工程测量放样等几个方面取得很大的成绩,其开拓进取的精神深深感染道路桥梁教研室的每一个老师。

  王老师在道桥教研室工程测量较弱的情况下,不断钻研,带领王永强等年轻老师在工程测量方面不断开拓进取,多次参加测量技能大赛,大大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王老师着力突破社会服务的瓶颈,在没有经验,教学任务等较重的情况下,王老师排除重重困难,以一股永不服输的精神不断挑战自己,锻炼年轻老师;在回报不高,难度很大的初期,很多年轻老师都萌生退意,王老师主动承担难度最大的部分,尽自己最大努力为大家解决困难,鼓励大家一定要走出去。先后完成了多个桥梁,涵洞,公路路线设计以及一些专项施工方案的制定,并成立了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陈大根大师工作室……王老师的努力有效建立起了有效校企合作,缩短了理论到实践的距离,为科研突破奠定基础。现在想起和王老师一起工作的情景,仍历历在目,对王老师的拼搏精神深深折服。

  王老师多年来致力于一线教学教改,针对工程一线的技能需求和学生群体对象的特点变化不断尝试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带领学生完成数字化模型创建;带领教学团队建设了校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实施了翻转课堂的课堂教学;突破了社会服务的瓶颈,最近为了编写立体化教材,更是在教研室度过了周末,度过了自己所有可以利用的时间,忘记了曾经对儿子的承诺“等你到了高三,我一定把重心放在你身上”,儿子亚奇已上高三有近一个学期,这个承诺却并未兑现……

  每一个工作背后都是巨大的付出和汗水,每一个工作的背后都需要无私,执着和忘我的付出。王老师常说,我和大家做的工作都是一样的,就是多了一点坚持而已。一句朴素的话,却让我们对拼命三郎有了更深的敬意。

  王老师常说:只要努力过,付出过,就永远不后悔。我想这应该是每一位党员共同的心声!让我们为学生庆幸,他们在大学遇到这样的老师,是他们的幸运;让我们为自己庆幸,在工作中遇到这样的同事,是我们的幸运!

  我与王老师最初的认识是在新生专业介绍上,老师深入浅出讲给我们专业的行业前景、就业情况,道桥行业世界级的中国超级工程,让我们对行业多了一份自豪感,多了一份期待和担当,从此,我喜欢上了这个专业……老师告诉我们在学校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王老师给我印象较深的还有是大一期间给我们上课,王老师竟然不看课本的就给我们讲了一黑板的知识,连页码她都记着。我们同学当时都蒙了。当然这样的事情不止一次。从那以后我们就对王老师刮目相看了。

  与老师深层接触的是在校期间我作为土交院CAD兴趣小组的组长,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如果大学中没有遇见王老师,我的生活也许也是平庸无奇的,看看书,做做作业,和同学们社社交,玩玩游戏,自从进入小组以后,肩负着老师的期望,肩负着道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代表,怀揣着对未来更高的梦想,老师在学术上是严谨的,容不得自己也容不得我们有任何疏忽,我们的作品提交时都是小心翼翼的,只怕老师发现有瑕疵,他一直在培养我们的工匠精神,一种精益求精的做事态度,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我每天让自己与时间奔跑,老师带着我们参加国赛,让我们站在更高的平台上定位自己,从识图能力到软件应用,我收获了学业,收获了自信,我的大学生活从此不再平凡……

  还告诉你一个你意想不到的秘密:每年暑期有幸被选入CAD兴趣小组留校训练,在留校的一个月期间学校食堂没有营业,我们吃饭都是随便的对付一下,王老师只要自己有时间做点好吃的就不会忘记我们,上次利用中午的时间在家里给我们做大盘鸡吃,不得不说王老师做的大盘鸡真的很好吃,我们肯定会记忆很久,以至于每年的暑假期间王老师的大盘鸡成为小组的特供。王老师生活的各种照顾让我们离家在外的学子感受到了像妈妈一样的温暖,我们私底下也叫王老师为王妈。

  前段时间在辅导我们的过程中她总是时不时的感觉头晕,身体不舒服,在我们的强烈反对下她去了医院做检查医生说你这是体力不支平时太累了,多休息休息静养一段时间就好了,可是她只是吃了点药还是和以前一样每天按班按点的督促我们学习,她不仅仅对小组的学生这样,对待后进生她从不歧视,总是更加尽心关爱,不厌其烦,耐心劝导,努力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在她的悉心关怀下,许多同学也都摆正了态度,努力的学习。

  21年来,王老师用一点一滴的行动去履行一名教师的职责,去诠释一名共产党员对教育事业的忠诚。用我们的话说,她“挥霍着”自己的健康,视教育如使命,用满腔的热血谱写自己人生的乐章,用青春的热情和执着诠释了一位人民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党的事业的忠诚。

姜锐奉献担当——信息工程系教师姜锐

宣讲人:张校慧

   

有句话这么说:“哪有岁月静好,不过是他们负重前行。”正是有这么多负重前行的人,我们的社会才会发展,才会进步。习近平总书记曾审时度势的对广大党员提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句话掷地有声振聋发聩,也是我们每个党员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

  榜样就是力量,模范就是先锋。榜样力量是无穷的,在我身边就有不少这样的好同志,好干部;姜锐,姜书记就是这样一个以身作则“四讲四有’的好模范,好榜样。作为他的同事我更是有不少话要讲,有不少故事要说。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姜老师专业素养扎实,深受师生喜欢,大家也都十分乐意和他交流,教学相长是他的一贯作风。他常说‘理不辨不明,事不说不清。’他鼓励同学们跟他进行讨论,排忧解难,也和学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姜老师用行动关心着学生,2003年非典时期,为了师生安全,学校采取了封闭措施,不少同学需要的一些生活物品便没了着落;于是姜老师就让学生们给自己列出“物资清单”,一次次的给大家把所缺用品购置齐全,甚至包括女生用的卫生用品,这是很多男老师很难做到的,但是姜老师却做了。当时系里一名男同学突然晚上发烧,他接到值班领导电话就立刻来到学生宿舍,那时大家谈到发烧都有些谈虎变色,草木皆兵,有个别同志害怕传染,有畏难情绪,这时他主动请缨亲自把同学转送到医院特别门诊检查,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姜老师的担当和勇气。

  姜老师工作向来不讲条件,2004年恰逢学校增开新专业,需要有人去学习三维动画和数字媒体;物理专业出身的姜老师当时已经32岁了,俗话说“三十不学艺,四十不改行。”但他毅然告别父母和爱人,放下年仅2岁的女儿;独自一人去千里之外的深圳学习,这一去就是一年多呀!作为教研室主任的他,经常带领老师们辅导学生参加全国各类比赛,钻研技术,查找资料,编写教案,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努力下学生获得了全国大学生设计大赛省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设计大赛三等奖,全国3D创新大赛多次获得省赛特等奖,一等奖等好成绩,这些沉甸甸的荣誉跟姜老师的勤奋努力是分不开的。我记得有一年的歌咏比赛,他不仅自己忙前忙后,还把在市电视台做编导的爱人苏蕾老师请来帮忙,没有报酬的跟我们一起筹备比赛,他就是这样一个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共产党员。

  特别让我记忆犹新的是,2008年系副书记因病休假,系领导征询姜老师意见能否承担系学生管理工作,可是姜老师母亲刚过世不久,爱人在上海进修,家中的老父亲和孩子全凭他一人照顾。但是姜老师没有半句推辞,响应系领导安排,在完成繁重的教学管理和教学工作的同时不要待遇,不计报酬,临危受命,承担起了我系学生管理工作,这一担就是快两年哪。大家都知道,学生工作繁杂、责任重大,他全身心的扑在学生工作上,为了工作带着孩子来加班成了常事,工作间隙还得照顾老父亲的饮食起居,真是很不容易呀,这就是姜老师,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

  在2016年我系的基层党建项目“关爱离退休老人,一帮一服务”活动中,姜老师全力参与,为了让离退休老同志能够顺利使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学习党的新精神,新思想,他随叫随到,不厌其烦的为老人们讲解设备的使用方法,最终得到了老人们的一致称赞,圆满的完成了此次党建活动。

  今年我系拍摄“梦想点亮大学”学生励志电影,这虽不是姜老师的分内工作,但在摄制组的求助下,他不辞辛苦次次到场指导拍摄;我系老师参加各种教学比赛,无论是谁需要他指导,他都热心帮助,出谋划策。慢慢的大家已经习惯于有事就找姜老师,而他每次都尽心尽力给予帮助。我曾经问他:‘姜老师,您整天这么忙,不觉得辛苦吗?’姜老师却这样说:‘被需要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在大家需要的时侯出点小力,帮点小忙,不管多累,看到大家的问题解决了,我也就感到幸福了。”多么朴实的话语呀,正是这一桩桩,一件件,细小、琐碎、具体的小事温暖着我们,在我们身边刻画了一个雷锋式的好党员。

  十九大的号角已经吹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必须以榜样为标杆,向榜样学习,从“说说身边好党员”这场主题演讲活动中找到目标,找准方向。我们不仅仅是要说而且要做,像身边的姜锐老师一样,用行动践行党的信仰,用行动谱写对党的忠诚! 

证件照-赵巍奋斗担当——艺术系政治辅导员赵巍

宣讲人:申艳霞(学生)

   

   说起身边的优秀党员教师,你也许会在脑海中构筑起动人事迹烘托出的光辉形象,但我看到的他,却是一个凭着对党的教育事业的一腔热血,关爱学生,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人。  

  他,一个平凡、朴实的基层党团干部,个子不高,却有着时刻为学校着想的思想高度;眼睛不大,却能看到学生内心深处的迫切需求。他就是我今天要讲述的主人公:艺术系党总支办公室主任(分团委书记)、辅导员——赵巍。他从不炫耀连续几年得到学校嘉奖的荣誉,从不显摆多年来辛勤工作的累累硕果。七年的辛勤工作,换来的是学生的成长成才,换来的是领导、同事、学生对他的信任和肯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这是态度,是责任,更是一种奉献。 

  2010年他参加工作,第一年就投身于辅导员工作当中。因为家在外地,刚到学校工作时,为了跟贴近学生,他放弃了租好的房子,选择了学生宿舍,这一住就是两年,以校为家。白天到军训场地带领新生军训,和学生打成一片,晚上他深入学生宿舍,与每一个学生谈心,舒缓学生在老校区环境各方面的烦躁情绪。终于,在他的带领之下,这届学生取得了新生军训一等奖的好成绩;班级、宿舍常常是他身影闪烁的地方,对同事、对学生,他也总能以他的独特的方式去体贴、关心每一个人!

  记得在2010年所带的一名女学生因心理问题产生要轻生的念头,面对问题,他积极开展工作,采取各种办法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开展心理班会,丰富多彩的活动,成立心理辅导小组,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坚持站在工作的最前线,夜里学生生病,半夜起来带着学生去医院;学生家庭困难,家里发生变故,组织捐款捐物献爱心;晚上学生家长打电话说联系不到学生,他带领学生干部走遍门口网吧,联系到后及时给家长报平安……还有多少个日日夜夜,他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而彻夜难眠。而那学生嘴角的一丝丝微笑,对于他来说,却是最好的回报!多么的平凡,多么的无私。看似平凡的每一件小事,都深刻的记录着我们身边的这位优秀共产党员的崇高品德!也正是他的这种一丝不苟、尽善尽美的精神,向我们诠释了优秀共产党员的职责与使命! 

  工作第三年,他获得了一个更广阔的平台去服务师生,担任党总支办公室主任(分团委书记)一职,起得早,睡得晚,加班加点是常事,没有正常的休息,但他从没有任何怨言,还是一如既往地坚守在岗位上!在他的努力下,党团工作、学生管理方方面面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为艺术系带来了不少荣誉:连续两年健美操比赛一等奖,连续四年获得新生军训工作先进集体,连续五年新生合唱比赛一等奖,建党95周年合唱比赛一等奖,先进基层党组织,选送并配合校团委指导“寻宋记”创业项目获得挑战杯全国特等奖......这些优异的成绩不是偶然,是辛勤工作,无私奉献,点滴积累的成果。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这是真实写照。

  他利用自己的专业,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2016年11月27日,突然接到了学校的通知,为欢送部队老兵退伍,需要赵巍老师代表学校前往驻汴空降师部队参加“送老兵”文艺演出,演唱歌曲《再见吧老兵》。他接到任务距离演出11月29日晚只有两天,时间紧任务重,他顶住压力,放弃了在家照顾生病母亲的机会,赶回学校抓紧练习,在演出中真挚的表演,赢得了在场官兵的阵阵掌声,也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

  2017年上半年,他组织并参与院系的迎新、元旦、欢送毕业生晚会,参加了我院共建单位孙庄村的文艺汇演、部队赞老兵、送老兵的文艺晚会,校运动会前又组织艺术教育讲座“运动与生活”、建团九十周年文艺演出、迎新晚会、元旦晚会等。在建党九十周年之际,校组织部筹备“旗帜更鲜艳”迎接建党九十五周年红歌会,为了搞好这项工作,他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把陪母亲去北京做手术的压力给了姐姐,在校排练,展演中他担任主持、合唱指挥、领唱,为党献礼,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担任党总支办公室主任的第五个年头,加上想弥补母亲病床前的孝心,他工作日在学校加班加点,周末赶回老家陪伴父母,两地的奔波,加上不规律的饮食,第42期党校开班典礼前,他因低血糖晕倒,被120送往医院,医生关于他应避免长时间劳累的嘱托令在场的师生感动。是的,这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为了工作,女朋友因为没有时间陪伴提出了分手,也是因为工作,母亲的病床前一年来他的身影是兄弟姐妹中最少的,还是因为工作,10月份的婚期再次被推迟真是这点滴的奉献,让他成为了我们身边一位普通而不平凡的党员。 

  一个基层党员干部,他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没有响亮的豪言,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奉献”和“责任”。 从赵巍老师的身上,我们深刻体会到:乐于做事,事劳而不觉其累,良友伴行,路遥而不觉其远。 愿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有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都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信念,像赵巍老师一样,为了教育这个美丽的事业挥洒一名党员的热情!

冯向波执着担当——后勤服务中心职工冯向波

宣讲人:杨树峰

   

   冯向波同志在平时的工作学习中能够认真学习、勤于钻研、吃苦耐劳、忘我工作,在学校后勤服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用心的服务赢得了广大师生一片赞誉,真正表现出了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品格和素质。

  冯向波同志曾是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在部队期间由于表现突出曾多次获得嘉奖,被授予“优秀士兵”荣誉称号。特别是在1998年那个洪水暴虐的夏天,身为人民子弟兵的他义无反顾、无所畏惧,扛沙包堵决口,用汗水、用鲜血,甚至用自己的生命与洪魔搏斗,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洪之歌。由于在长江抗洪前线经历生死考验的特殊表现,经组织慎重考虑火线发展其入党。面对党旗宣誓那一刻他激动的留下了泪水,他知道这份荣誉来之不易;他更知道入党不仅仅是份荣誉,更多的是责任,在抗洪一线他扛起的虽然是沙袋、背起的是石头,堵的是决口,而实际上他扛起的是党、国家和人民的期盼与信任,自此敢于担当的精神在他心里牢牢的扎下了根。

  时光飞逝,转眼冯向波同志已在学校后勤服务战线辛勤服务了二十年。二十年如一日,他始终以一名合格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始终坚持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党的基本原则,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秉承“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的思想,他从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入手,努力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学理论,坚定思想;坚持学业务,提高技能;坚持学做人,强化修养。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积极带头虚心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刻苦钻研政治理论,除了积极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更是自觉学习《党章》、党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把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要求落实到日常工作中,身体力行、学以致用。为了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承担更多的工作任务,他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2002年-2009年,愣是用了7年的时间,在零起点的基础上先后拿到了建筑工程专科学历、土木工程本科学历,并考取了全国造价员资格证书,硬是从一名小小的司炉工一步步成长为业务骨干,全面负责学校后勤维修及立项工程的论证、预算、施工、验收等工作。他常说“咱是党员,只要组织需要,无论组织让干啥咱都得想办法干好,不会的咱可以学”。

  信念就是前进的动力,在二十年的后勤服务工作中,冯向波始终以超凡的敬业精神感染着身边的人。无论是司炉工还是工程部科长,他总是以坚定的信念,铿锵地踏出每一步。

  记得刚到学校工作之初,他的岗位是司炉工,司炉工是有害工种,工作环境不好、由于燃煤所以粉尘污染特别厉害,再加上为了确保生产安全,时时要观察炉内火势,炉内强光对眼睛损伤很大,每当眼睛疼的厉害的时候他就滴几滴眼药继续坚持工作。就是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在司炉工的岗位上他一干就是6年。2004年他开始负责学校东、西、北3个校区的锅炉水处理及电工、管道的材料保管和发放工作。每当自己的工作做完他都主动帮助管道、电工维修,特别是冬季供暖时节,采购的煤炭验收工作要到凌晨之外,还要配合物业抢修暖气管道,抢修锅炉,有时晚上暖气管道跑水抢修,顶着寒风一干就是一夜,第二天一早依然能够看到他在办公室忙碌的身影,他从无一句怨言,因为他明白他是一名党员,肩上扛着沉甸甸的责任。

  还记得2006年他到新校区负责污水站工作(我们学校的污水站经过这些年的建设,现在已经是开封市节水示范工程),从污水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他都积极的全程参与。为了保证污水处理质量需要24小时值班,当时电机设备噪音非常大,晚上根本无法入睡,他干脆不停的一遍遍巡视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有一次,消毒设备忽然损坏,氯气泄露严重,如果不及时关闭设备很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他二话没说拿了一块儿毛巾捂住鼻子就冲进了现场,冒着中毒的危险强行关闭了设备,防止了氯气的进一步泄露,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事后当领导找他谈话的时候,他仅仅是嘿嘿一笑说:“当时没想那么多,就想着咱是党员,又是负责人,遇到这种危险的情况,我不去怎能让别人去”,这就是一名党员的担当精神,一名党员的责任意识,一名党员的公仆情怀。

  后勤服务工作头绪多,任务重,更是责任大、影响深,涉及面广。他常说“学校是育人的地方,无论是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实践育人还是服务育人都很重要,大家只是分工不同,学校就是我们的家,在这里学习、生活、工作的近两万名师生员工,就是我们服务的对象,当大家生活遇到麻烦的时候我们得替他们多想想”。为此,在工作岗位上他始终如一,严谨求实、遵纪守法,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坚守底线,严格把握工程施工及维修质量,准确预算,认真决算,严格程序,严谨态度,不断强化责任意识。作为工程项目部科室负责人,他每天总是坚持早上班 早检查,不管是周末还是节假日,天天都能在工地和办公室看到他的忙碌的身影。工作上他总是身先士卒,为检查公寓设施、门窗损坏程度,忍着膝盖的疼痛一趟一趟的从一楼到六楼不知道来回跑了多少趟(冯向波同志的膝盖半月板磨损的非常厉害,稍微走的远一点就疼得厉害。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也是坚持每层楼都检查到);还有面对高空作业项目,他总是第一个上去检查安全,排除危险和隐患;面对教学楼的灯坏了,宿舍楼的水管漏水了,实训楼的空调运转出了问题,食堂污水排放外溢了等问题,不管是不是他负责的,不管时间早晚,冯向波总是毫无怨言,随叫随到,满腔热情的投入工作。特别是学校寒暑假维修,由于时间紧、事务杂、任务重,既要保证维修质量同时又不能影响开学后师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为完成学校的寒暑假维修任务,确保开学后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他总是以大局为重不计个人得失,在别人休息的时候他放弃了陪家人的机会,依然坚持每天到施工现场检查工作,详细记录施工日志,协调与施工有关各部门的关系,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积极负责地开展工作。(特别是今年的暑假,后勤学生公寓改造、食堂改造、校园维修项目多,他整个假期没休息一天)

  如今,他的女儿已经8岁了,女儿常常问他,为什么不去学校接她,为什么不给她辅导作业的时候,他总是告诉女儿,爸爸的学校里还有很多大哥哥大姐姐,他们都需要爸爸好好的把工作做好,他们才能安心的、快乐的学习!时间长了,女儿明白爸爸把爱都给了那些未曾谋面的大哥哥大姐姐。记得有一次因为项目赶工期加班,因为工作太过投入,忘了接孩子,直到老师打电话才想起孩子还在学校,当他把手头的事情做完急急忙忙赶到学校,看到女儿两眼满含委屈的泪水时,他的心一阵酸楚。对他而言,因为早出晚归,家人几天能见他一面是常有的事儿。但是当同事孩子生病,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总是对他们说“去照顾孩子吧,工作我来干”;有时同事加班晚了,他考虑到同事孩子小,总是催促他们先走,为的是让同事多陪陪家人,而自己总是默默的多分担一些,若是自己的家人打电话了,每次他都说“快了、快了、马上就回去了”,但是对家人而言“快了、快了、马上就回去了”,总是那样的遥遥无期。面对父母、妻子和孩子,他有太多的亏欠,可是面对师生,面对学校,面对党旗,他可以拍着胸脯说:“我问心无愧!”就这样,二十年间,他从无限繁忙中走进这一年有一年,又从无限轻松中走出这一年有一年,凭借着自己对工作的一份热忱与担当默默的为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奉献着自己的力量。由于工作成绩突出,他先后荣获2009、2010年校级先进个人,2013年校级文明职工标兵,2013-2014年度文明家庭,2016年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这就是秉承一颗“赤子之心”,心系广大师生需求,始终保持端正的工作态度,不计名利得失,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后勤人冯向波;这就是诚心诚意为师生,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以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以实际行动不断书写着爱岗敬业光辉历程的冯向波;这就是所做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所拥有的只是一份执着与坚守,在用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誓言,履行着一名共产党人神圣职责的冯向波。